阅读 88

交通监控摄像头如何屏蔽(保护数据与用户隐私的“紧箍咒”来了)

今日,有多位车主向记者反馈,其车辆自带的“车外摄像头”突然用不了。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调查发现,从昨日起,不仅比亚迪车辆可远程查看车外摄像头影像的“千里眼”功能无法使用,东风日产也发布了一则App远程拍照功能、车机端DVR中照片分享和上传功能的“关闭通知”。据悉,应国家数据安全法规中保护汽车数据和用户隐私等相关要求,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对相关车企下发文件,要求进行相关“试点整改”。

调查:车外摄像头“失效”,或因涉及侵犯用户隐私

“以前我在家,习惯性会用手机APP点击“千里眼”功能,通过车上的多个摄像头,去查看自己车内及车辆周边的情况,就算不在车的身边,也能对车了解地一清二楚。昨晚突然发现用不了了。”比亚迪车主方先生告诉记者,当时APP的界面显示了一句话:“根据国家最新法规要求,车外影像功能正在升级,敬请期待。”同样,记者发现东风日产也在3月31日向用户发布了一则功能关闭通知,通知称:“尊敬的日产车主,应国家数据安全法规的要求,以及对车主隐私的保护,计划于3月31日关闭日产智联App远程拍照功能、车机端DVR中照片分享和上传功能。”

据悉,以上两家车企相关功能所涉及设备主要是车外摄像头功能被关闭。其中,比亚迪客服给方先生提供了更详细的回应:“根据最新法规要求,汽车收集车外视频、图像数据,如需向车外提供,应在车端对数据中的人脸、车牌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目前‘千里’功能正在基于该项法规要求进行优化,所以暂时无法为您提供千里眼调用车外影像服务。 ”对于何时恢复,客服称收到通知是6月30日前都无法使用,后期是否会延续或调整,暂时不清楚。比亚迪公关部相关人士今日回复本报记者称,确有此事。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随后采访多家车企,发现不仅比亚迪、东风日产等率先“下架”相关功能,小鹏汽车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也回应记者称,他们也刚收到到相关信息。她表示,“这次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企业落实车外人脸信息匿名化处理等三项数据安全保护要求试点工作’的通知,小鹏汽车目前正在内部研究方案,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确定方案后会第一时间通知到客户。”此外,特斯拉、蔚来、长安、长城等车企也表示正在研究,暂时未能有详细信息透露。

市场:智能化催生大量摄像头“上车”,用户往往不知被“拍”

当汽车智能化发展浪潮翻涌而至,近年上市的新车基本贴上了“智能网联汽车”标签。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智能新车身上,前后左右都布置了多个摄像头。大量的摄像头“上车”,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顾志军告诉记者,从对消费者有利的角度来看,这些摄像头能为安全驾驶提供一定辅助,如车外摄像头是为车身360度环绕影象、行车记录仪以及辅助驾驶系统等服务,车内摄像头则用来监控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提供车内自拍上传社交平台、远程监控等辅助功能。就像比亚迪此次关闭的“千里眼”功能,按厂家介绍是其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为用户提供的远程影像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车辆四周的摄像头远程查看汽车周边环境。记者留意到,类似的功能在市场同类型的智能车辆上广泛存在,如长城哈弗推出的“守WEY模式”也是如此,用户甚至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车内的监控画面,等同于如今很多人家庭里的“视频监控器”。

“随着越来越高级的驾驶辅助系统在车辆上普及,部分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车身上的摄像头数量已多达12个以上,仅车外摄像头就有6~8个,车内也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等。”顾志军表示,虽然车企在使用手册的“隐私须知”有提及摄像头的使用,但很多用户不仅没太在意这些摄像头是用在什么地方,有的对自己曾经“被拍”更是一知半解。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汽车摄像头的存在,有用户认为提供了很多便利功能,有的用户则担忧隐私被侵犯,而选择了关闭。

政策: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需“匿名处理”

这些提高安全感的摄像头在车辆上的应用,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近年,国家相关部门也多次提及汽车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方面的问题。国家网信办在去年5月12日起草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该法规旨在加强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其中就提及“运营者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被收集人同意,法律法规规定不需取得个人同意的除外。实践上难以实现的(如通过摄像头收集车外音视频信息),且确需提供的,应当进行匿名化或脱敏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对这些画面中的人脸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顾志军分析认为,此次有品牌主动关闭为车主用户提供车外摄像头的相关功能,意味着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在部分试点车企内部推进试点整改工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莉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莉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冬芹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