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4

最好的婆媳关系是怎样的?婆媳关系最好的相处方式

一个家庭,不怕穷,就怕闹。

想来,家里最闹腾的,应该是婆媳吧。

正如《围城》里说的:“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的争斗,是至今保存的古风;我们中国家庭里婆婆和媳妇的敌视,也不输于他们那样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思维模式:婆婆、儿媳是对立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太多的婆婆,自己做儿媳的时候,吃过亏,因此要把一切的痛苦,转嫁给自己的儿媳,才觉得解气。

也有一些儿媳,凭借丈夫的宠爱,一次次碾压婆婆,导致“娶了媳妇忘了娘”。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是匪夷所思的。

01、婆媳关系再好,也别走得太近。

作家倪萍在《姥姥语录》里说:“聪明的婆婆对媳妇要比对儿子好。”

从传统婚姻来看,儿媳是从外面走进来的人,也是娘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为婆家添香火,这是莫大的恩赐。

儿子是固有的家庭成员,已经得到了父母无尽的爱。

若要家庭和睦,就得把儿媳当成自己的家人,处处袒护。儿子适当变成“外人”,反正血脉关系在那里,跑不掉的。

可惜的是,婆婆习惯了护短,也从本性上排外。

婆媳走近了,就是水火不容,另一方面,为了大家庭的发展,又不得不聚拢。从而,鸡飞狗跳就开始了。

南宋文学家陆游,从小就爱唐婉,然后如愿结婚。

夫妻恩爱,羡煞了外人,却让婆婆怀恨在心。似乎,是唐婉抢走了婆婆的儿子。

经历了两三年,唐婉没有生育,婆婆立马找到了借口,开始驱赶唐婉离开。

一开始,陆游安顿唐婉在家外的出租屋里,仍旧过幸福的日子。后来,婆婆强势地要陆游休妻。

春秋时的曾子,是一个文化人,但是他却留下了“蒸藜不熟,曾子休妻”的典故。

后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曾子推崇孝道,因此丝毫怨言都没有。

曾子安排妻子蒸梨给后母,但是火候不够,导致梨子没有熟透。后母咬不动,吃不下,曾子看着很生气,于是嫌弃妻子。

从曾子本身来看,是为了推崇孝道。但是从事情的根源来说,是后母和妻子每天在一起,难免有矛盾,并且会有一些琐事,无法让家里人都满意。

我的老家有句土话:“碾米,总会留几个谷子。”

用过碾米机的人,就知道,不管技术多好,碾米机多贵,米的里面,会留下一些谷子,还有米糠。

我们怎么能够对人,吹毛求疵呢?鸡蛋里挑骨头,肯定不对啊。

道理都懂得,但是行动上,却是另一回事:一大家人,日夜在一个屋檐下,看不顺眼的地方,自然就多了。毕竟,人无完人,乖顺的猫也有坏脾气。

02、婆媳适度淡漠,是一个家庭的福气。

热水烫手,凉水伤手,温水刚刚好。这是用水的学问。

同样,处理婆媳关系,就得不温不火,学会“三丈、三尺、三寸”的智慧。

各有居所,距离三丈。

《增广贤文》里说:“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隔三差五见面,彼此都很热情。尤其是婆婆,看到孙子和儿媳回家,那就是招待客人,好酒好菜,土特产,都会拿出来。

若是儿媳和孙子住十天半个月,恐怕婆婆就黑脸了。住多年,婆婆的怨气就来了。

还是各自有居所,并且有一定的距离,相安无事的格局就形成了。

彼此走动,也是串门一样,客客气气。

花钱置业,保留三尺。

父母和子女的钱,都捆绑在一起,然后用来做某件大事,这是很常见的。

但是人人都有一点私心,希望自己活得更好。因此在做大事的时候,需要规则,人情是管不住的。

儿子的钱,也是儿媳的钱,关系自然就变得复杂了。

作为婆婆要明白,不管儿媳多好,都要在金钱方面留一手:别把什么都交给儿媳。以后养老,还得靠自己。

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媳也是一样,应该自己去谋业。儿媳要钱,尽量向儿子开口,而不是婆婆。

当然,婆婆对于儿子的钱,不能管太多,千万避免儿子做“妈宝男”。

金钱上,交集少了,那么日子就过得舒服很多。婆婆的未来,也不会总是麻烦儿媳。

平时聊天,礼让三寸。

俗话说:“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又说:“人怕三对面,树怕一墨线。”

从两句俗语可以得知,两个人聊天,都得让一让,不要争斗;如果有三个人一起扯,那就更说不清了。

家庭里,三个人以上聊天,扯问题是常常可见的,话多了就不好了。比方说,过节时,一家七八口在一起吃饭,儿媳挑剔婆婆做的饭菜,婆婆嫌弃儿媳不勤快。一旦开口,马上就得转移话题,否则儿子公公等,都会参与进来。

家庭里,没有完美的道理,只有说不清的大事小事。让自己输,其实是让家庭赢。

03、婆媳相处,有一个规律:对你千日好,不如人家一个笑。

也就是说,婆婆对儿媳很好,但是儿媳觉得,外人对自己更好,外人更加理解和同情自己;儿媳对婆婆再好,婆婆认为,不如别人家的儿媳好......

既然是“外人更好”,那么婆媳就要彼此做“外人”。有距离的关系,平平淡淡才是真。

好的关系,需要双向奔赴,还需要双向冷静。

真的别指望谁,把你视如己出,会失望的。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