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62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貌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下形成的,但是在形成后会受到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外力作用的影响。地貌的改变,会使这个地区的其他地理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也会发生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延伸阅读

广东地区的地理特征

广东陆地的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位于北纬20°09"~ 25°31",东经109°45"~117°20",是中国大陆最南的省份。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低山丘陵,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属热带、亚热带植被,丰富的自然资源,海路交通便利。

地理怎么判断是东经还是西经

东西经度的判断:

1、侧面经度分布图:伸出右手,让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手背朝着自己。把大拇指贴在0度经线上,大拇指指向上方,顺着四指延伸方向,东经度数增大。

伸出左手,让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手背朝着自己。把大拇指贴在0度经线上,大拇指指向上方,顺着四指延伸方向,西经度数增大。

如果图中没有0度经线,就把大拇指贴在度数较小的经线上,符合右手判断规律的就是东经度,符合左手判断规律的就是西经度。

2、极地经度分布图:北极为中心的图中,以0度经线为界,逆时针方向是东经度,东经度增大;顺时针方向是西经度。西经度增大。

南极为中心的图中,顺时针方向是东经度,东经度增大;逆时针方向是西经度。西经度增大。

经度的分布规律:以0度经线为界,向东是东经度,自西向东东经度数增大;0度经线向西是西经度,自东向西西经度增大。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是什么

1、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2、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3、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4、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6、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7、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8、秦岭—淮河是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