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不同民族的中秋风俗有何不同呢)

中秋佳节,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那么除了吃月饼、赏月等大家熟悉的民俗外,还有哪些特有的习俗呢?下面与大家一起看看各地都是怎么过中秋的。

一、烧塔

中秋夜烧塔的习俗在我国南方地区很早就有,比如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

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如今这种习俗仅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

二、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吃南瓜是江南各地过中秋节的食俗。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

八月十五那天,女儿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二老吃了病体也好了。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三、食田螺

食田螺的习俗,在南方很早就有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东,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四、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中秋节吃芋头也是源远流长的一项习俗,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

在北方,芋头是祭祀土地神比较常见的祭品。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五、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六、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七、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如今在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八、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安徽的堆宝塔、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传统民俗。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