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56

国家禁止用盐捉蛏子

在石岛漫游,想去参观赤山渔港,因疫情不对外开放,就踱步去山海苑公园。此处为海域环境佳、基础设施好的海滨旅游区。

正值退潮的时候,远远看见滩涂上人头攒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蹲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挖掘着什么。

朋友释疑说:“他们在挖蛏子,也就是赶海。”

赶海,就是在潮落的时候,到滩涂上打捞或捡拾海产品。靠海吃海,这是居住在海边的人独有的资源优势。呼朋唤友地去赶海,也是一件既有趣味又有收获的事情。

山海苑公园处的海滩,泥沙堆积,沙滩细软,是蛏子生存的极佳之地,数量多,质量好,个个手指般粗大,肉质肥美。

挖蛏所需的工具很简单,一个小铁铲、一只小桶和足量的精盐。退潮后的海滩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小洞,有的呈8字型,有的呈扁长型,那些都是蛏子的呼吸孔,蛏子们藏身其中,只要向小洞中灌盐,蛏子就会冒出头来,轻易擒住。有些蛏子藏在厚厚的沙土里,就需要赶海人用小铲子把泥沙挖开,才能发现蛏子的眼儿。

很想知道“洞口喷盐,蛏子冒头”的道理。当地朋友解释不一致。有人说是蛏子感觉洞中盐的浓度增加,误认为涨潮了,便从洞中钻出来。有人认为是精盐入洞,蛏子齁得受不了,出洞逃逸。但不管那一种解释合理,我觉得嘛:只要蛏子先生从洞中冒出头来,擒入桶里,拿回家中,成为美食最为合理!哈哈!

蛏子是赶海中很容易遇到的一种小海鲜,运气好的能挖到上百个满满一桶,拿回家享用,不管是清煮还是辣炒,都很美味。蛏子外形非常美丽优雅,又叫“西施舌”,肉韧结实,味道极佳, 也被称作“海里的人参”。

赶海收获的除了蛏子,还有其他的海鲜。

小海螺,肉虽然不多,但味道鲜美,一边看电视一边就着吃酒,惬意非常。

海星,长得很美,通体色彩鲜艳,最多的颜色有桔黄色、红色、紫色、黄色和青色等,优美的外形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据说赶海时遇见了海星,是幸运的象征。

海蛎子,也就是牡蛎,壳较硬,紧紧附着在礁石上,很难完整取下,常见方法是将海蛎子壳撬开,只取其肉,装于小桶中带回家。营养丰富,直接用水煮着吃,鲜嫩爽口,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