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救世的圣人特别厉害
“像小友这般大胆的人,在无情界可不多。”老者捋了捋胡子,边说边往不二身旁靠近,又道:“小友找老夫,不知有何事?”
“我可没有你们无情界的人大胆,无情界杀伐果断,号称世间最无情,本大帅只想做个逍遥人,对杀人可没什么兴趣。”不二在这老者身上看到了一丝耳冉的气息,又道:“你和我的一个朋友,很像。”
“哦?想来真是老夫的荣幸。”老者有些意外,不确定这是不是不二在套近乎,又道:“原本的无情界可没有这么壮观,人更没有现在大胆。”
“先生知道过去的无情界?大战前的无情界?”不二好奇道。
“是还没出世前的无情界。”
老者的眼神变得无比深邃,脸上多出一丝惆怅。
“啊?你这老头莫要忽悠人。那时的无情界还没有修仙者吧?”
几万年前与世隔绝,还未成熟的无情界有谁见过?不二顿时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任何一界初开之时都有物种,既有物种,当然就有可能有修仙者,只不过叫法不同,或者还不知何为修仙罢了。”
对于不二的无知,老者也不在意,微微仰头看着天空道。
“你见过?”
不二越来越觉得这老者的气质像耳冉,问道。
“自然见过。”老者微微点头道。
“你是什么怪物!”
不二顿时一阵怪叫,不禁后退一步。
人界最高境界只有化神而已,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活两万多岁确实吓人,要知道就动物中最长寿的乌龟也不过八百寿,即便修到了化神也才一万多寿,而植物化妖更难,修炼速度更慢,死物化妖的可能性更低,由此来讲这老头绝对是位大妖,不然何以活这么久远?
那些个寿命悠长的妖怪,如果资质不好,到化神以后,往往会放弃破境,因为破境的代价太大。所有生灵,到了炼虚期以后,都会面临寿元劫这个大关,而寿元劫三千年就有一次,需要渡九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难,渡不过就会烟消云散,远不如躲在化神期逍遥。
“世界形成之初,有本源之气缭绕,在本源之气成长下生灵自然会比后代生灵活的要久一些,不过却也远活不过几万年之久。”老者停顿了片刻又道:“老朽乃无情界一神龟,躲在一处本源之冰中休眠万年,十几年前苏醒!”
“那你岂不是见证了无情界的成长?”老者的经历让不二大感兴趣,又道:“快说说无情界没有被开掘之前什么模样?”
突然间老者陷入了沉思之中……
“那时的无情界还不叫无情界,名叫周国。周国人数不多,占地也不是很大,仅有现今无情界的不到三分之一大小,周国以外多以蛮兽为主,大地郁郁葱葱,辽阔无边。老朽在周历三百二十五觉醒,觉醒之时周国已是礼乐之国,周天子之下天、地、春、夏、秋、冬六管,主持天下事,天下井然有序,百姓仁爱尚礼,凡觉醒之民无不心向往之。”
这次苏醒对他的冲击非常大,言语间对过去的周国尽是怀念和憧憬之情。
“何为国?”
国这个概念,在不二的脑海里,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不禁好奇问道。
“土地有所属,治下有其民,传承有文明,统一有法度!”老者微微思索。
不二思索了片刻,觉得和现实却实有所不同,现代的势力所定门规算是法度么?不二突然觉得周国这个小世界的文明程度可能要比现实要高许多?
不过这些却不是他能在短时间内想明白的事情,又问起别的感兴趣的事情道:“那周国岂不是一个万妖之国?”
“确实尚未有人族到访!”老者微微一顿道。
人界号称人界,竟然存在一个没有人的小界,就好像魔界某个角落里没有魔族,岂不奇怪?不二顿时啧啧称奇。
“那周国后来为何消失了?”不二不禁关心起周国的命运。
“相对于整个人界以及魔界、灵界、鬼界甚至仙界,周国太小,就仿如大树上的枝枝蔓蔓,枝叶长的非常迅速。无情界也是一样,从无情界开始玄生生灵,到有周国其实不过数千年。数千年不足以形成完整的修炼体系,再加之世界形成之初生灵大都修炼意识淡薄,进境非常缓慢。据我记忆,那时只有国主一人有化神实力。”老者追忆着过去的种种,同时对那时生灵修仙意识的淡薄感到一丝惋惜,停顿片刻又道:“突然有一天,周国的天边地面塌陷,露出一个数米长的地洞,洞内隐隐有流水叮咚作响,起初有人胆大想要跳进去看个仔细,却没想到这洞仿佛无敌深渊,跳下去的生灵皆不见了踪影,后来再无人敢跳。直到有一天,从洞内趴出两人,这两人宛如恶魔,进了周国就杀了国主,夺了周国,为了修炼,更是杀了周国无数生灵,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从那洞内爬出的恶魔竟然越来越多……记得那时,我任周国大司马一职,后来觉得这些恶魔无法力敌,就去了极北之地,在一处极其隐蔽的本源之冰内休眠,好在没被发现,得以留存至今。”
“哎……大好世界真是可惜!”对于周国的遭遇,不二遗憾连连,但是逝者已逝,不禁安慰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您还是看开些!”
“荒谬,世界之所以存在,源于次序,而非什么弱肉强食。持续生礼教,礼教生仁义,仁义生道德,道德弥漫于世界,世界方可丰盈。如今的无情界之所以存在,皆因其次序尚未崩溃,外界又有源源活水不断流入。假若无情隔绝于世,上下可杀伐,次序彻底崩溃,无情界早晚也会崩溃。”
老者非常激动,慷慨激昂的呵斥不二。
“世界生而有序,世间生灵凡觉醒者皆应守礼;世界若昌平,凡觉醒之民皆应有仁;凡君子则和而不同;凡师者需有教无类;凡学着需敏而好学。”
老者继续慷慨激昂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你这小辈真是无礼!为何如此盯着老朽?”
老者见不二紧紧盯着自己,觉得其很是无礼,不禁呵斥道。
“像,太像了,敢问先生姓名?”
不二越看,越觉得这老者和耳冉的气质相像,尤其是听了老者言论之后,更觉得老者非凡,恭敬问道。
“老朽子尼。不知老朽所像何人。”老者好奇道。
不二把巧遇耳冉,以及随耳冉学道的事情和老者讲述了一遍。尤其是对耳冉关于道的阐述,更是着重描绘了一番,虽然他自己也不甚了解。
子尼大为惊奇,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博学的圣人,不断的进行追问,可惜不二对道的理解实在有限。
“先生为何一直留在无情界?先生在这里冥思不怕被人偷袭么?”不二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老朽出世之时已经是元婴后期,无情界皆可去得。更何况,无情界书籍无数,是了解、研修世间修炼体系的绝佳之地。”子尼捋了捋胡子道。
“先生既然对现世不满,为何不开门收徒?”不二疑惑道。
“好主意。”子尼狠狠的拍了一下手,兴奋道:“带徒游历,去见一见你说那人也是妙极。”
谁能想到,世间或许又要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紫气东来之术已经快要成熟,他的人道之学绝无仅有。
俩人交谈甚欢,不二在子尼身边听了许多关于人道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