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51

心理孤僻的人的12表现(心理孤僻的症状表现)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数据: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独居成年人口超7700万。

很多年轻人表示,独处的快乐难以想象:一人观影全身心沉浸;一人吃火锅酣畅淋漓;一人唱K没人抢麦……

独处,似乎是这届年轻人的乐趣。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有了虚拟办公、网上购物、线上娱乐,人们不需要跟人面对面打交道,也能独立生活。

很多不喜欢社交的人也因此受益,并且宣称,独处更有助于和内心的自我对话,我们是在享受独处。

的确,我们常常需要刻意地规划一些独处的时间。

心理学家安东尼•斯托尔也说:“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

但事实上,独处并不仅仅是切断了和现实世界沟通的路径,沉浸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

真正的独处,是独自一人思绪纷涌的时刻。比如,一个人思考,一个人写读书笔记,一个人写日记。

神经科学发现,我们只有在静静地思考人、事、物的时候,才会运用大脑最基础的那部分,而这个区域一直被用来打造可靠的记忆,这就是“默认模式网络”。

没有独处,我们无法构建可靠的自我意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上网,一个人刷微博朋友圈,一个人看新闻,这些统统都不叫独处。

因为我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思绪没有漫游,而是被刺激,被禁锢。

那些认为“一个人呆着就是独处”的大多数人,其实仅仅是不喜欢跟人面对面地打交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享受独处,这种心态,和“宅”类似。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159:孤独》中说到:独处能力,是一种以自我为主,与自身专注对话的能力

这与“宅”不同,宅在家里也可能成为手机奴隶,无法做到电子静默。

“宅”只是不与人进行线下社交,但并不代表就具备独处能力

02

适当的独处,是生活的调味剂,而过度的独处基本等同于自杀。

自媒体人乔小囧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独处半个月,零下楼,零社交,零交流,零娱乐,每天开门两次,只为接收外卖。

后来为了减少接触外界,作者索性一次点两份外卖,晚上热一热中午点的那份即可,这样便再少开一次门……

18天后,当他提着10余袋垃圾走出单元门、走出小区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路上的车流、迎面而来的路人、沙县小吃亮着的招牌,都变成了一种夸张的汹涌的刺目的庞然大物。

一瞬间,他觉得北京这个城市在自己面前嗑了药,四环和阜成路拧成疙瘩,原地起飞,满天挥舞转动起来。

用了将近15分钟,他才勉强适应这样的变化。

第二天,他去理发店理了个发,看了场电影,和朋友吃了餐饭,才感觉自己慢慢活了过来。

乔小囧的实验让我想起《肖生克的救赎》中,那个在监狱中呆了50年,被假释后却因为获得自由而自杀的布鲁克。

出狱后的布鲁克,没有开心,没有兴奋,而是愈加惶恐和茫然。

与社会脱节多年的他,因为无法在监狱以外的世界找到寄托和安全感,最后上吊自杀。

乔小囧的实验和老布的悲剧,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没人能够永恒地在一个地方度过一辈子,世界的基调是变化,如果无法走出去经历这一切,你面临的就是身体或者心灵上的死亡

人类本就是群居动物,没人可以脱离社会,脱离他人对自己的影响。

独处和社交并不矛盾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

经过这一整合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我们的“自我”才不至于太单一,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那么,这里的新经验、外来的印象从何而来?

就是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来

03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把推特上po出的10个孤僻症状翻译并挂了出来:

1、上厕所发现有人在洗手台,会躲在隔间里等到没人才出来

2、刻意不跟同事搭同一班电梯

3、听到茶水间有人,就会等对方出来再进去

4、出去玩不想跟参加成员一起坐车,直接约定点见面

5、买名产回来不想当面发给同事,会趁对方不在放在桌上

6、坐计程车不想跟司机聊天

7、剪头发不想跟设计师聊天

8、隔壁同事在聊天,以前会装作很有兴趣地插话,现在都专心做自己的事

9、别人打电话都不接,会故意等一会儿再用信息打字回复

10、有不认识的客人来家里就会闷在房间

很多人在这条微博的评论中表示,自己其实只是不想和不熟的人交流,这样的社交乏味又低效。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最近看了一本书——《微交谈》,作者戴愫把这种和不熟悉的人交谈不重要的事的行为,称作“微交谈(small talk)”。

她认为,这种看似无聊的交谈,并非毫无意义,因为很多重要信息,都是在非正式渠道流通的,重要关系也是在非正式渠道结成的。尤其是当你想在关键时刻弯道超车的时候,微交谈能提供捷径。

有一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90年代,一位拥有耶鲁MBA学位的中国女孩,性格开朗,社交能力一流,很快在传媒界风生水起。

一个偶然的巧合,在一次航班中,她坐到了默多克身旁。

旅途中,她和千亿富豪相谈甚欢,还没等飞机落地,女孩就通过默多克谋到了卫星电视公司总部实习生的工作。

这个女孩,就是邓文迪。

你可能会说,这个例子并不恰当,因为邓文迪没什么本事,不过是靠男人上位罢了。

但从这件很小的事情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她的勇气、善谈、风趣,以及对人心极为细微的洞察力。

否则,面对见多识广默多克,她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争取到他的注意力。

这就是微交谈的力量。

许多暗藏成功的命运关键时刻,都源自他们和周围人的主动攀谈。

04

与他人建立联系,才能获得机会。

即便是和小区门卫的闲聊,都能让你获得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

几年前,我的父亲在买二手房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和某小区一位老阿姨的闲聊,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房源信息,最后绕开中介,节省了几万块,拿下了一套房。

现在,这套房的价值,已经是原来的三倍还多。

记得《小欢喜》中也有类似的一幕:方圆失业后,做起了滴滴师傅。

有一天,他接到的客人是一位配音导演,发现客人和自己志趣相投后,善谈的方圆马上就来了一段麻利的贯口、一曲有模有样的《红灯记》。

没想到,随口一表演,竟争取到了一个当配音演员的兼职机会。

人生的每次巨大转变,都有可能源自和陌生人的交谈。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曾说:“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

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遇,他们又怎么会知道?

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这就为什么弱联系,更容易在一些特定场合起到关键作用的原因。

弱联系虽然互动少,但能够跨越个个圈子,将不同圈子的信息和资源,进行互相交换,提高人们信息获取的多样性。

而这些差异化信息,往往就意味着,有更大获取机遇的概率。

那么,我们该如何拓展弱联系圈子,做到流畅不别扭地和陌生人交流?

《微交谈》一书中提到了2个实用的建议:

①“说,问,说”三部曲

“说,问,说”即先做一个自我陈述,然后问一个开放式问题,最后再自我陈述。

这其中的逻辑是:不管当时对方的状态如何,你们的交谈都让人感到很舒服

比如,你发现了对方穿了件漂亮的裙子,可以做一个称赞式的陈述:“裙子的颜色很衬你,这花色也很少见。”

然后问问题:“可以问一下,你在哪里买的吗?”

她说:“我去年在马来西亚旅游时买的。”

你听到了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点——马来西亚,于是做一些自我陈述,再问第二个问题:“我去年春节也在马来西亚。你觉得那里怎么样?”

如果她开始滔滔不绝:“我超级喜欢那里……”说明你顺利踩中了她的兴奋点,这时你静静倾听就好了。

如果她很简短地回答:“那里不错。”你就应该用自我陈述来衔接这次的交谈:“去年我们带着孩子去沙巴,发生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

②冷读者+热捧者

如果你见到一个自己很喜欢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身份设置为“冷读者+热捧者”。

冷读者,即展示冷静的观察力,让第一句破冰的话显得不唐突;

热捧者,即展示十足的善意,在此次谈话中以给对方制造愉悦为己任。

比如,有人和你搭讪,一上来就问:“你是做什么的?”就有些唐突。

而如果对方说的是:“你讲话很有条理,你是从事培训工作的吗?”你就比较容接受。

因为这样问,说明他已经冷静地观察了你讲话的特点,并夸赞了你的优点。

此时,你受关注的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全部被满足了。哪怕对方“冷读”错了或者猜错了,也不要紧。

企业家克里斯•吉尔博曾说:

只有硬技能的专业人士,未来不需要,未来有人工智能。硬技能强而社交技能差的专业人士,未来短期需要,但长期未必有价值。硬技能和社交能力都很强的专业人士,未来不可或缺。

深以为然。

独处和社交是相互促进的,只有独处,我们看到的“自我”很有限,太单一。

通过社交,我们会看到自己思维的局限,获得重新校准人生的勇气,从而提高自我的可塑性,让人生因此丰盈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和陌生人的连接中,我们为自己创造了新机会,获得了新的支持。

千万不要小看一句话的力量,有时,它能给你带来递增式进步。

每个人都应该试试,每天和陌生人说一句话,用这个习惯拓宽你的舒适区。

只要每天跨出舒适区一小步,都能带来前进的力量。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体一旦动起来,产生了惯性,一切运动都会随之而来。

就像提倡“微习惯”的斯蒂芬•盖斯说的:“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便与你不期而遇。

共勉。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