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60

房屋买卖中有哪些陷阱

一、房屋买卖中有哪些陷阱

1、严防广告欺诈

别轻信售楼人员的花言巧语,切记一定要亲自去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一些开发商在广告中赫然表明,“本项目距XX商圈仅半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捷云云”,殊不知“车程”二字颇具欺骗性,除非你拿出午夜狂奔的速度,否则决不可能在半小时内赶到XX商圈。

2、效果图不是规划图

开发商习惯于拿着效果图四处宣传,但效果图不等于规划图,而且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购房人有权要求开发商出示经政府批准的项目规划图,并且查看楼盘的五证是否齐备,不可草率购房。

3、套内建筑面积缩水

在购房合同中不仅要标明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面积,还要标明分摊部位的名称和分摊系数。目前,开发商多以销售面积卖房,而销售面积通常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面积之和。客户在收房时一定要注意,表面上看来,住宅的销售面积并无差异,殊不知套内建筑面积缩水,而分摊面积却暗暗增加。

4、开发商擅改规划

开发商擅自更改规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本来楼房旁边规划有一栋两层高的幼儿园,后来开发商偷偷动了手脚,欲将这栋幼儿园加高到4层。遇到类似情况时,消费者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切不可采取围攻开发商售楼处或工地的极端行为。

二、房屋买卖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1、协商解决:

纠纷各方自行协商,平等、互利、合理、有偿的妥善解决;主要是依据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进行协商,解决争议双方之间的房产纠纷。如果纠纷各方无法协商解决,可根据纠纷的性质及法律关系分别向行政主管机关投诉,或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政机关依职权处理:

争议双方的一方向行政机关投诉后,行政机关根据主管范围受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作出行政决定。如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可提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除终局复议以外,须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行政决定一旦作出即可执行,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并不停止执行。

3、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

如果纠纷不属于行政机关主管,当事人可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申请仲裁必须有约定的仲裁协议,如无约定,不可申请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可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针对房屋买卖的陷阱进行介绍。在现实中,当我们遇到房屋买卖陷阱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应对,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果房地产行业的水很深,为避免损害,建议当事人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进行买房或卖房。更多问题,公平法务网 www.523it.com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文章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