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65

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

05-10 10:06 1次浏览

铁制工具的发明把农业地域扩展到了森林茂密的地区,为商业和殖民扩展到了沿海地区提供了便利条件。到了古典时代,这个模式却发生了变化。印度和中国的新兴文明地区由文明核心地区主导支配,但是西方却是另一种发展模式。罗马靠着军事上的优势征服了希腊本土,还征服了中东西部地区。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希腊和罗马这两个无比辉煌的文明。

希腊文明的形成与古典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多里安人的入侵使希腊进入经济上以农业为主,政治上进行部落制的“黑暗时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前6世纪。到了公元前6世纪,其他社会等级联合起来把贵族阶层拉下马来,工商业开始在社会中发挥重大作用,希腊的殖民地渐渐增加,部落制开始没落,城邦制开始兴起。

希腊的地形并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袤的平原,因为缺少资源所以希腊缺少建立帝国的必要前提。连绵的山脉把村庄隔离成互不相连的小块,这些村庄渐渐扩大,被称为城邦。城邦间彼此隔绝,独立发展。

刚开始城邦过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到了公元前8世纪,这些经济形态已经被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去海上当强盗、商人或殖民者,这使得希腊的殖民地数量急剧增加。殖民地与本土之间的资源交换使得希腊的商品经济急剧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农民要求重新分配土地,新兴的富裕阶层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力,于是希腊社会开始进行巨大的变革,民主政治即将到来。

说到城邦就不得不说到两个典型的发展模式: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与其他希腊城邦发展民主政治的趋势相反。他们拥有麦西尼亚的肥沃平原,所以并没有向海外扩张的想法。他们不与外国交往,经济与智力上得不到进步,过着简单的农业生活。为了镇压肥沃平原上的土著,斯巴达人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了军营,一切都服从军事需要。这种社会制度让斯巴达人成为优秀的军人,但是他们对艺术却丝毫不感兴趣。

雅典的发展则与斯巴达截然相反。雅典人自夸是阿提卡的土著居民,他们最早开始实行君主政体,随后又制定了贵族执政官制度。随着雅典朝民主化方向的发展,急速增长的贸易让雅典的中产阶级变得强而有力,他们与农民联合起来要求政治自由化。到公元前594年,梭伦被希腊人推举为首席执政官,他发布了一系列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废除了债务奴制,并允许没有财产的平民拥有公民的权利。梭伦的政策为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梭伦的后继者们也持续的进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削弱贵族的权力。公元前500年时,雅典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曾经说过:“雅典是希腊的学校”,虽然听上去有些自大,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使希腊所有的城邦相形见绌。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的黄金时代,而雅典的黄金时代也是希腊的黄金时代。

雅典的地位之所以在希腊十分崇高,因为他们在希腊与波斯的重大战争中起了关键作用。雅典人在与波斯帝国的战争之前幸运地发现了劳里昂银矿,雅典人利用这笔财富建立了海军,建造了两百余艘当时最先进的三层划桨战舰。这支舰队在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希腊与波斯的战争主要是因为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控制了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城邦,波斯人的统治与城邦本身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这些城邦于公元前499年开始发动反波斯的起义。波斯帝国的扩张早就威胁到了希腊本土的其他城邦,起义发动后希腊本土的城邦给予了积极的响应。

虽然小亚细亚的城邦陆续的沦陷,但是波斯的远征军在希腊的本土却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中,雅典大胜波斯,大大地提高了希腊人的士气。十年以后,波斯人再度远征希腊,这次的波斯人比十年前要强大得多。斯巴达人率领的希腊联军奋勇抵抗,最终在温泉关全部战死。波斯军队攻入雅典,疯狂地洗劫,但是雅典的海军却大获全胜。不久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陆续摆脱了波斯人的统治,希腊人把波斯军队完全赶出了希腊。

希腊人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它让希腊人免遭专制主义的统治,保持了自身的民主政治制度。而这次战争中城市贫民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自然推动了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在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运动达到了高潮。

但是由于希腊是城邦制国家,城邦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雅典又在公元前429年遭受重大瘟疫,公元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的远征也遭受了惨败,从此雅典开始一蹶不振。为了抵御斯巴达人的进攻,雅典与底比斯结成联盟,公元前371年,底比斯人打败了斯巴达人,在十年内称霸了希腊本土。但是紧接着希腊各城邦都卷入了血腥的战争中,最终被外来强国征服,暴力统一了希腊。

希腊的古典文明时代就此终结,希腊化时代开始。古典时代的希腊文明是人类智慧的重大胜利,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

希腊的光荣

人们提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文明时经常会用“希腊的光荣”来形容。而希腊的光荣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有产生的必要条件。

首先,希腊人住的地方离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这些古老的文化中心非常近,从这些最早的文明获得的成就中获益匪浅。但是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使得希腊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不会完全遵循那些古文明发展的脚步。希腊与波斯之间的战争也让希腊人能够同时吸收外部文明的净化和创造自身的特色,然后从这两者当中获益。

其次,希腊的地形保证了希腊的城邦可以持久的存在。城邦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必需的制度保证。而且希腊城邦大多有直接的出海口,这让希腊人可以直接与世界交流,并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并发展自己的经济。当然,这种城邦制度也是有它的弊端的:城邦之间征战不休,始终无法结成一个强大的帝国,给了外界统一它们的机会。

希腊古典文明并不是古代文明,因为独到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可以借鉴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成果。不过希腊人借用的文明成果,最后都用希腊人自己的智慧加以改造,拥有了希腊人独特的智慧特征。希腊人靠热爱旅行来增加见闻。他们喜欢思考、善于学习、知识丰富,能虚心求教。希腊人崇尚展示自己的个性,喜欢在哲学、文学、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希腊人独特的想法也反映在宗教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希腊神话中的神总是充满了人性,与希腊人相似。神比人优越的地方仅仅因为神的力量更强大,寿命更长,样貌更美。人与神之间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他们之所以对神献祭仅仅是因为希望得到神灵的给予,并非因为崇拜。尽管有荷马的《伊利亚特》和赫西奥德的《诸神的诞生》来概括当时主流的宗教体系,但是希腊的宗教始终是自由的,没有共同的宗教教义和经典。

宗教是希腊城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释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疑惑,同时也激起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有许多的特殊技艺都是由于宗教活动的刺激而产生的,比如医生就是在对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的崇拜活动中出现的,而演员则是在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动中出现的。

演员最初表演的只是一些祭祀的仪式,之后才渐渐创作出了许多的悲剧和喜剧。而与宗教活动必不可分的联系,使得演艺事业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每逢宗教节日,国家就会出资举行戏剧表演,并组织公民观看。

同时,城邦文明的独特性也是希腊艺术发展不可缺少的体现。在宗教活动中,庙宇可以称为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中心,因此,希腊人非常重视神庙建筑群的建设。从神庙的建筑群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希腊人高超的艺术与建筑水平。

希腊古典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在哲学思想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古希腊孕育出了无数的优秀的哲学家。其中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传承是人所皆知的。其中最优秀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仅是一名哲学家,还是一个逻辑学家和科学家。他开创了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人文学科等学科。

古典希腊不能不提的还有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他们叙述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里发生的各种激动人心的事件,创立了历史这一新的文学类型。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歌颂民主政治,而修昔底德还试图创造一门社会科学。

虽然希腊人在很多领域中都有非凡的成就,但是他们的社会也有很多缺陷。比如说居民中的大多数是由奴隶和外邦人,但是这些人却并没有取得公民的权力,无法享受城邦的民主。另外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很低,雅典的妇女甚至比其他城邦更没有地位。妇女们不能拥有财产,也没有选举权,不能担任官员;很多公共设施不对妇女开放,运动会也不准妇女参加;甚至许多哲学家宣扬妇女天生地位低下,女人如果获得权力会引起可怕的后果。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所建立的马其顿帝国征服了希腊,从那以后,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了整个中东,形成了一个新文明,“希腊化时代”一词就来源于这一新文明。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首先镇压了底比斯的反抗,又于334年率领马其顿士兵向东方的波斯人宣战。马其顿的部队陆续攻占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最终在公元前330年占领了波斯国都。亚历山大一直向东进发,直到士兵拒绝前进,无奈之下返回了巴比伦。在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33岁时,因患上了恶性疟疾病逝了。

亚历山大病逝后,他的庞大帝国也随之四分五裂。因为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继承人,他的属下开始为了争夺帝国的控制权而常年彼此征伐。最终马其顿帝国一分为三:马其顿王国、埃及王国和塞琉西王朝统治下的王国。

亚历山大的帝国存在非常短暂,但是分裂成的各个王国却生存了三个世纪。在这三个世纪内,中东地区被希腊化了。因为埃及和亚洲的土地十分富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商人、官员、教师、工匠、士兵移居到那里。这些人集合了种种不同的古典文明,混合出了新希腊化文明的前身。

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同时也破坏了希腊的政治结构。希腊的城邦为了生存,建立了很多同盟。虽然成立同盟是为了生存,但是由于成立太晚而且联盟过于软弱,同盟并没有达到建立时所期望的目的,最终希腊还是被罗马军团所征服了。

与古典时代不同,这些希腊的新城邦缺乏独立性,完全从属于各个帝国。而它们所从属的帝国国君也并非是由公民选举所产生的,而是在战场上一较高下而作出的决定。这使得国君的统治更多是依靠强权,而非公信力。由于缺乏团结的意识,城市的居民也都主要以积累个人财富为主要目标,自私自利和阶级斗争已经完全取代了公民意识。

经济冲击对普通人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许多人离开了自己原来的环境,在新的城市无所适从。而知识分子们的反应倾向于摆脱俗务,进而产生了一种避世思想。当时开始流行冒险文学与乌托邦文学。作者们在书中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描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仙境。

哲学与宗教上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本的神与人是平等的,献祭不过是为了祈求神灵给予好处,转变为相信来世灵魂得救,等待死后升入天国。原本的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纷纷为神秘主义让位。

虽然说哲学、宗教、经济等方面都进入一种萧条状态,但是希腊化时代在科学方面却获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主要是因为亚历山大的征服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经济上的机会。迅速发展的市场诱使人们改进技术赚取更多的金钱,而分散的城邦、帝国之间的战争也迫切要求武器技术的革新。希腊科学与中东科学的交流也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科学发展。另外希腊化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是在希腊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支持毫不吝啬,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历史上最早由国家供养的研究院。地中海世界的各类学者们为了更好的气氛,更好的设备和更多的薪酬纷纷来到埃及,如《几何原理》的作者、有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得;发明了大量天文仪器并编制了最早星座图标的希帕恰斯;第一个了解到太阳是宇宙中心的阿里斯塔克;大致推算出地球周长并提出大陆版图原先是连成一块的岛屿的埃拉托斯特尼等,他们都是在这里获得了杰出的成就。

此外,“希腊化时代”科学最卓越的贡献要属医学与力学方面。在“希腊化时代”,医生们第一次了解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脉搏的重要性,感觉神经核、运动神经的功能以及人脑的脑回。这些知识由伟大的医学家加伦传播开来,直到近代医生们都不敢对其表示怀疑。力学方面的杰出人物是阿基米德,他创立了流体静力学,还制定了螺旋、滑轮和杠杆原理。

“希腊化时代”打破了东西方各自发展的形势。虽然埃及人和马其顿人是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来到东方,强行推行希腊化模式,但在推行过程中渐渐地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产生了当地特有的混合文化。东方的宗教也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转变。

罗马共和国

罗马人在击败了迦太基人之后,把征服的矛头转向了东方。先是强迫马其顿和希腊城邦臣服,最后强迫整个希腊化的东方世界归顺。

罗马人成为整个欧洲的主人并非偶然,早期希腊人与罗马人有很多共同点,但罗马人定居在台伯河上方的高地。这样的地理优势让罗马人更便于经商和接受外来的影响。另外从海外移居到意大利的两个文明民族给罗马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是伊特鲁斯坎人和希腊人。伊特鲁斯坎人把他们信奉的神明,有关拱门拱顶的知识,以及通过检查动物内脏来占卜等东方习俗传给了罗马人。希腊人则贡献给罗马人字母表、部分艺术与神话、宗教观念和习俗等等。

公元前500年左右,罗马人赶走了伊特鲁斯坎人,建立了独立的城邦。并且在几年内迅速地征服了周边的各民族,控制了意大利半岛中西部的拉丁姆平原。罗马人的城邦制度与希腊类似,也从国王拥有最高权力逐渐转化成选举执政官来管理城邦。罗马有两名执政官,从选举中产生,任期一年。而元老院则为主要立法机关。

罗马人很快完成了希腊人没完成的事业,统治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由于良好的地理位置,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军事战略以及对意大利半岛上其他居民非常宽容,所以罗马人能够统一意大利半岛。相比之下希腊人连统一城邦都做不到。

从公元前295年夺得意大利中部之后,罗马人开始向南进攻。一直到塔伦坦城下,罗马人的脚步受到了阻碍。塔伦坦人向希腊的伊庇鲁斯求助,伊庇鲁斯的国王皮洛士也是一代军事奇才,率军帮塔伦坦抵抗罗马。在取得两次损失惨重的胜利后,因承受不了巨大的损失而撤走。罗马人虽然战败,但是在意大利还有75万人的后备队。皮洛士撤军时预言:“我为罗马和迦太基留下一个多好的战场。”八年后,罗马与迦太基在西西里岛开战。

罗马与迦太基的第一次战争让罗马人开始重视海战。他们建立了一支海军,把海船变成甲板,通过擅长的近身战打败了迦太基人,夺取了西西里岛。第二次战争在公元前218年打响,这次战争中,迦太基伟大的战略家汉尼拔统率军队连续几场击败了罗马人。但罗马同盟军对罗马的忠诚让汉尼拔未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最后一战在迦太基附近打响,迦太基惨败,只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只保留了一小块领土,舰船也只剩下十艘。虽然军事上迦太基惨败,但是经济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非但不能帮助迦太基恢复往日的荣光,反而引来了罗马的觊觎。最终在第三次战争中,迦太基被攻陷,城市被摧毁。

迦太基被攻陷以后,罗马人开始在马其顿分裂成的几大强国中挑拨离间,巧妙地挑起了一系列的战争。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罗马人迅速吞并了马其顿、希腊以及小亚细亚,然后又征服了叙利亚、埃及。罗马人占领了欧洲的大部分版图,但是在亚洲只拥有沿海地带的若干行省,整个内地被帕提亚帝国占领,帕提亚是罗马在东方的主要对手。当时罗马的统帅是尤里乌斯·凯撒,他在公元前58年到前49年控制了英吉利海峡与地中海之间的整个高卢地区。从公元1世纪起,罗马在克莱德湾和福斯湾之间建筑起了一道防御工事,开始对不列颠的长期占领。

罗马对于征服的新行省给予了新的政策,不像对意大利半岛上的同盟者那样优待。元老院任命的各省总督要保证向罗马本国缴纳大量的贡品,包括税款、谷物、奴隶等,但是也享受在行省内为所欲为的权力。这一政策导致了行省官员可以在自己治下肆意地巧取豪夺。

罗马本国的经济也受到了破坏,意大利半岛上的农民因为与迦太基的战争导致破产,廉价的粮食和奴隶源源不断地涌入罗马。种地变得无利可图,农民只能卖出自己的土地,走进城市与奴隶们竞争工作。

政治上也如经济一般受到了负面影响。罗马早期民主化趋势非常明显,但随着元老院权力的增加和下层民众热衷出卖自己的选票,下层民众不再是民主政府的基础。军队也发生了变化,破产的农民开始长期服役,平民军团变成职业军团。士兵们不再效忠国家,而是为了土地和战利品效忠自己的指挥官,军队开始私有化。

版图扩张带来的破坏性还体现在文化上。大量的财富涌入罗马,原本的传统美德被抛诸脑后。人们掠夺金钱,挥霍浪费,漠视社会道德准则。

这个时期的罗马共和国社会混乱,充满了危机。格拉古兄弟曾尝试过进行一场改革,试图利用自己竞选获得的地位施行温和的土地分配方案,结果受到了执政者的反对。格拉古兄弟相继被杀,改革失败了。格拉古兄弟的下场证明了改革在罗马帝国不可能成功,奴隶们开始寄希望于起义。最大的起义是公元前73年爆发的斯巴达克起义。这场起义几乎威胁到了罗马共和国的生存,不过最后获得胜利的还是政府。

这次起义最终胜利者是高卢的征服者尤里乌斯·凯撒,他统领着一只强大忠实的军队,在公元前49年,凯撒击败了他的对手庞培,成为了罗马无可争辩的主人。可惜凯撒统治罗马不久就被刺杀了。

凯撒死后,他的继承人渥大维与安东尼总督进行了一场长达13年的夺权战争。公元前31年渥大维在海战中打败了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组成的联军,独掌罗马大权。从此罗马帝国开始了一个黄金时代,为之后200年的和平打下了基础。

伟大的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渥大维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尊号,标志着罗马已经不是共和国了,而是帝国。渥大维已经如皇帝一般,独揽大权。他开始直接控制各省总督,惩罚其中贪污受贿的人,并且规定税率,让税收不再被贪得无厌的包税人滥征。他严密地控制军队,提高士兵的待遇,直接统领士兵。他还创建了一支常备海军,保护帝国各地区的商品和军队运输。

这种种的措施保证了罗马帝国能够维持200年之久的和平统治,在此期间,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外的贸易都很发达,从高卢到中国,主要商品和奢侈品源源不断地涌入罗马。

在文化方面,罗马人把他们的城市文化传播到了中欧与北欧,罗马城就是整个帝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中心。罗马文化基本起源于希腊,但是在工程和方面,罗马人却有自己独到的贡献。

虽然罗马人的建筑理论不怎么突出,但是在开沟挖渠、铺设下水道网络、修建桥梁和铺设公路等公共设施方面却是非常的出类拔萃。一些道路和桥梁,甚至一直使用到中世纪。与希腊不同,希腊的建筑特色主要是从神庙等宗教建筑体现出来的,而罗马的建筑特色则是通过实用性的建筑物来表现,比如浴室、剧场、凯旋门等。

罗马人的法律在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并非习俗。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那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法律。随着帝国的发展、生活的复杂,原本的法律开始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而外族人的增多也为法律的制定造成了麻烦,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法律,但普遍适用的只有少数几条。因此罗马人制定了《万国法》,这部法律不仅适用于罗马人,也适用于非罗马人。

在罗马帝国的后期,罗马帝国统治者的继承方式发生了变化。前面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罗马的皇帝都是把继承权传给有才能的养子们,这样的制度让有才能的人可以接连上任,延续着帝国的繁盛。但是到了马可·奥勒留,他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康茂德当了继承人。康茂德没有尽到帝国首脑的责任,他荒淫无道,把时间都花费在看车赛和角斗上。公元193年康茂德遇刺身亡,他之后的统治者们大多都与他一样昏庸。从公元235年到公元284年这一时期,罗马更替过24个皇帝,只有一个是自然死亡。

一直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衰微的过程被中止。有才干的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先后即位,颁布了很多应对紧急需要的措施。其中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制定了政府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君士坦丁做出了与基督教合作而并非镇压的决定,这个决策使动荡的社会趋于稳定和统一。此外他还发布了针对通货膨胀的物价赦令,为刺激耕种制定了弃耕土地交税的法令,以及限制短缺物资的出口等措施。

虽然公元3世纪和4世纪的皇帝们努力而执著地阻挡罗马的衰落,但是他们仅仅只是暂时稳定了形势,最终并不能阻止罗马帝国的灭亡。406年起,高卢人、西班牙人、非洲法兰克人、勃艮人、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开始大规模入侵西罗马。在410年和450年罗马城居然遭受了洗劫。在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图卢斯退位后,西罗马灭亡了。

虽然说罗马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战争,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经济。罗马的生产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进步,而由于战争掠夺到了粮食和大批的奴隶,使得罗马人感到满足的同时,荒废了大片的农田。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停止,掠夺也相应的停止了,这个时候种种危机爆发了出来。而军队从农民志愿军变成要靠统治者一直供养的职业军队,也让罗马帝国的开支大大增加。贸易的衰落和国家收入的减少导致罗马帝国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于是帝国开始崩溃。

罗马与希腊的兴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却不是唯一的道路。在远东的亚洲,印度则以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发展着。下面我们就把目光从希腊和罗马转向印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属于个人非盈利测试性网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plhsf@163.com 投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