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6

口服胰岛素

1口服胰岛素

对于初患糖尿病的患者,口服胰岛素降糖无疑是首选,但口服胰岛素并不是完全安全有效的,并不是人人都能适应胰岛素。下面由专家来简单谈谈口服胰岛素的缺点,希望广大患者趋避来调整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1、低血糖反应。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

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2、体重增加。这也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3、屈光不正。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4、水肿。胰岛素轻微的造成体内水钠潴留的副作用,一部分病人注射胰岛素后可出现轻度的颜面和肢体的水肿。

5、过敏反应。见于部分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6、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见于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如果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更易出现。

7、胰岛素抗药性。见于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由于体内产生了对抗胰岛素的抗体,使注射的胰岛素作用效力下降。

一般当糖尿病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100单位时就需要考虑发生了胰岛素抗药性。如果改用人胰岛素则可克服胰岛素抗药性的问题。

故选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有关胰岛素口服制剂的报道虽已很多,但至今尚未见到实际应用在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报告,其主要因为是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低,制剂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问题尚未解决。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提高胰岛素口服给药的体内吸收,需加入吸收促进剂、蛋白酶抑制剂以及选择适当的载体材料,此外,如能解决口服胰岛素制剂在胃肠道的活性稳定性问题,将是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剂型研究的重大突破。

2口服胰岛素纯粹大忽悠

“胰岛素”是纯中药萃取?

看着“口服胰岛素”的包装和宣传广告,刘先生发现,整个包装上除了品牌上有明显“胰岛素”字样,其它地方都没有提及胰岛素、肽类激素等明显字样,反倒是重点宣传其原材料是纯中药萃取、激活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再生、增强胰腺功能等等“功效”。

“这明显就是像保健品的宣传手段嘛!”刘先生说,“老爸糖尿病这么久,我们家属对糖尿病和糖尿病药物也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这药如果真买回去给老爸吃,我还真不放心!”

胰岛素绝不可能口服!

专家指出,之所以胰岛素治疗一直以来都是皮下注射治疗,无法口服,主要是胰岛素特性决定的。

胰岛素是一种肽类激素,也就是常说的蛋白质。

中学教科书中就介绍过,蛋白质在高温或者强酸环境中会发生变性,而胃内因为会分泌胃酸,因此就是典型的酸性环境,胰岛素如果口服,在胃内会发生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物活性。

另外一方面,胰岛素的吸收也是影响起效的重要因素,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速度、起效量都是很难准确控制的,因此口服胰岛素即便能够绕过胃酸环境,也很难对药效进行精确的把握,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1个单位胰岛素降低多少血糖都是需要严格计算精准控制的,因此口服胰岛素根本不符合胰岛素治疗要求。

专家表示,“口服胰岛素”只是一种概念,现阶段还尚无法应用于临床。

“口服胰岛素”都是伪药品

患者千万别上当

口服降糖药是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是胰岛素,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

现在市场上宣传的“XX口服胰岛素”,其实都是伪药品或者根本就是保健品!完全不能替代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

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药品的研制和销售都是需要经过严格规范的程序的,尤其是批准文号是国家严格把关的,之前市场上销售的“口服胰岛素”经过检查发现很多都是盗用药品批准文号或者根本没有批准文号的保健品或者假药,虽然经过屡次查处,但仍然有很多不法商人通过不正规渠道销售,希望患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3长效和口服胰岛素将问世

得了糖尿病,注定只能拿着注射器一日三次地打胰岛素?

得了糖尿病需要治疗,不少糖尿病人就有了抱怨:药物可选的不多……

日前,在诺和诺德海外最大研发中心揭幕庆典上,诺和诺德宣布,注资1亿美元强化其在中国区域的科研中心,使其成为诺和诺德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旨在强化蛋白质技术、生物技术及药理学的研发能力,提高对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

●未来方向一

长效胰岛素减少注射次数

“对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已有的糖尿病治疗手段显然是不够的。”

诺和诺德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唐迈之博士表示,如果病人口服糖尿病药物的话,他们体内自身胰岛素生成量会日趋下降,也就意味着药物能发挥的效果比较短期,将来要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

但目前来说,注射胰岛素很不方便,除了需要在进食前和进食后都要注射胰岛素,两顿饭之间也要。

预混胰岛素为未来胰岛素的研究方向,它可以较好地减少病人注射胰岛素的次数,病人只需在饭前注射这种胰岛素即可。

另外,诺和诺德还在研究一种长效的胰岛素注射剂:将两次胰岛素的注射合并为一次,或把两种胰岛素的注射合并为一种,以期为病人带来更大的方便。

●未来方向二

口服胰岛素更方便

此外,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人来说,怎么更方便地接受胰岛素治疗也提示胰岛素的研究方向。因此糖尿病专家认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尽早注射胰岛素,因为这能使产生胰岛素的胰腺本身就较不容易被破坏掉。

但早期糖尿病患者症状通常不严重,不愿意尽早注射胰岛素,这就需要有更方便、与注射胰岛素效果一样好的口服胰岛素,让这些早期糖尿病人更愿意通过口服胰岛素尽早得到治疗。唐迈之称,他们正在做胰岛素的口服药片实验,争取8-10年后实现病人每天只需服一片药就可以实现胰岛素注射同样好的效果。

4口服胰岛素胶囊研制成功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口服的胰岛素胶囊。

据俄罗斯《化学与生活》杂志报道,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的专家选用两种生物材料,包裹在胰岛素外,形成胶囊,使胰岛素口服后不会受到胃液的破坏,保持胰岛素的生物活性。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胶囊使胰岛素顺利到达小肠,在这里胶囊打开,胰岛素分离被肠粘膜吸收入血,发挥调节糖代谢的作用。这是研制口服胰岛素的关键性成就。

盼望口服胰岛素

口服胰岛素,是备受广大糖尿病患者、医学工作者和我们的读者关注的话题。

为了解更多有关口服胰岛素的研究进展,本刊记者采访解放军306医院糖尿病中心的许樟荣教授。

无疑,口服是最方便的给药途径。

从发现胰岛素时起,人们就不断探索将胰岛素口服的可能性。

有人甚至想用吃“猪胰汤”的做法,以简单的方式获得胰岛素,希望能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许樟荣教授告诉我们:直接”吃”胰岛素或是动物胰脏的做法,实际上是完全无效的。

为什么胰岛素不能直接口服?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人体消化液中会被分解消化。

许教授举例说,我们知道鸡蛋在适合的环境下可以孵化出小鸡,而如果把鸡蛋煮熟或腌制成咸蛋就不能孵化了。

同样的道理,“吃”下的胰岛素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变性、分解,而像被腌过的蛋一样失去了生物活性。

成功路上的重要一步

许教授说,俄罗斯科学家以巧妙的构思,成功研制了口服胰岛素胶囊,这从技术上解决了保护胰岛素不被胃酸和肠液灭活的问题。但这尚不足以让口服胰岛素进入实际应用。

胶囊,是口服胰岛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下一步要解决的是口服后有多少胰岛素被吸收的问题。因为口服药物(包括口服的胰岛素)从服下开始到发挥药效,要经历几个屏障。

1.消化灭活,胶囊的成果可以比较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2.吸收率,口服的胰岛素有多少被吸收?

食物、肠道功能等因素都会影响着胰岛素的吸收。

这是下一步研发口服胰岛素的难点,因为胰岛素治疗要求精确的剂量调整和用药时间。

3.肝脏首过效应,口服药经肠道吸收后并不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是首先通过肝脏代谢,这又一次影响到胰岛素剂量的准确,影响给药后发挥作用的时间。

胰岛素剂量准确与否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如何使口服胰岛素剂量控制自如,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细致工作。

吸收是另一关键

吸收是否规律?剂量如何控制?是口服胰岛素的另一个关键。

口服胰岛素不同于注射,不同个体、不同情况下吸收率不一样。要做到准确、适时地给药,才能满意地控制血糖。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口服胰岛素真正投入临床应用。

虽然一直期盼着口服胰岛素的成功,但专家们担心,口服胰岛素与注射不同,注射可以精确到几个单位的胰岛素剂量,而口服形式不易调整;服用后起效时间也不准确,这样容易造成胰岛素浪费和剂量不准确。

吸收率问题尚未解决,使口服胰岛素的研制的实验成功到能够实际地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大的距离。

各国的相关研究

实际上世界各国在非注射胰岛素方面的研究不断地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重庆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全球各国的研究都在进行,几十年来各有进展,但实际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目标都还不能在短期内实现。

曾经试制过的各种胰岛素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滴眼剂、滴鼻剂、栓剂等等,研究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代替注射,但几乎没有实际临床价值的突破。

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胰岛素气雾吸入剂,获得初步成功,不久将应用于临床。

处于研究中的各种非注射胰岛素剂型,也面对着保持活性、吸收、剂量调整等难题。

期待早日临床应用

俄罗斯专家口服胰岛素胶囊的研究仍在继续,我们也将关注其研究进展。

许樟荣教授指出,口服胰岛素胶囊的成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新路,为长期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有朝一日可以免除注射、更方便地控制血糖带来更光明的前景。

虽然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们有信心期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早日出现。

5以色列口服胰岛素获重大突破

提起口服胰岛素就想起糖尿病,而口服胰岛素一旦研发成功将极大地改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色列Oramed医药公司近日宣布,其口服胰岛素ORMD-0801二期临床测试成功,将被允许在欧洲以及承认欧洲药监局条例的主要国家作为一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使用。

这是口服胰岛素的一个重大突破,引来众多关注。

在美上市的以色列医药公司Oramed医药上周五宣布,该公司的独家新药,口服胰岛素ORMD-0801二期临床测试成功,在欧洲获得了专利获批,将被允许在欧洲以及承认欧洲药监局条例的主要国家作为一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使用。

公司股价随即脉冲式上涨,在过去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115.83%,阶段涨幅在美股所有股票中名列第一。

众所周知,胰岛素的使用主要通过注射给药,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多不便,亟待开发出新的给药途径。受制于胰岛素自身易被胃酸降解,难以发挥疗效等因素影响,口服胰岛素的研发一直是这一领域公认的难题。

口服胰岛素一旦研发成功将极大地改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其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一直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在今年1月,Oramed曾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关于ORMD-0801二期临床的新药研究申请。根据临床测试的要求,一型糖尿病病人被要求在不同研究阶段摄入不同剂量的口服胰岛素,通过对病人的血葡萄糖指标与摄入剂量的对比,研究人员证实ORMD-0801的摄入剂量与药效存在正相关联系。

在获得欧盟批准之前,口服胰岛素ORMD-0801已在新西兰、南非等全球27个国家获得专利保护。今年九月,公司就曾宣布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其颁发的关于其口服药物核心技术专利。Oramed的CEONadavKidr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临床测试的良好结果让公司振幅,公司将继续推进口服胰岛素在二型糖尿病领域的研究。

一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生成细胞因病被破坏,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据统计,全球目前有3600万一型糖尿病患者,并且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全球胰岛素市场目前规模大约为140亿美元,中国已是世界上糖尿病第二大高发国,患者超过1亿人,且呈继续增长态势;因此口服胰岛素在我国同样拥有巨大市场空间,亚宝药业涉及相关研发。

而国内多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胰岛素的生产。

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文章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