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7

老马识途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谁)

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饱受北方戎狄的骚扰,北狄时不时的南下侵袭中原诸国。

这一年,令支等北狄各族又来侵扰中原,攻打燕国,此时燕国国君是燕庄公,燕庄公抵挡不住,便向齐桓公求救。

时值齐国齐桓公的霸业刚刚起步,正需要打击蛮夷戎狄来建立威信。上卿管仲向齐桓公奏道:“当前为害中原的,一个是北方的戎狄,一个是南方的楚国。君上您想要继续霸业,那么就要向南打击楚国,向北打击戎狄,如此方能赢得中原各诸侯国的拥戴。”

齐桓公听后点了点头,心中思虑着,我齐国自仲父治国以来,国富兵强,此时北上打击戎狄,一方面可以解救燕国之围,显示我齐国“攘夷”之决心,另一方面可扬我齐国国威。于是率领管仲、宁戚、隰朋、王子成父等人举兵救燕。

令支等北狄各族听说齐国率领大部队而来,就掳掠了燕国大量的财物离开了。齐军与燕军会合,北上追击。杀得北狄各族人仰马翻,落荒而逃。

令支等北狄各部族逃入北狄孤竹国。齐桓公心想,打击北狄之事不能半途而废,今日若是就这么回去了,他日这些戎狄再次卷土重来,岂不是又要兴师远征?于是在与管仲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一鼓作气,继续深入追击,兵围孤竹,准备一举击溃北狄。

孤竹国国君墨台见齐燕大军杀来,便与君臣商议。有人献计道:“我们正面不是齐燕大军的对手,我们优势在于了解地形,我们可以派人诈降,将齐燕大军引入茫茫大漠,齐燕大军不识凶险,必然被困其中,到时我们就可轻易击败他们!”

孤竹国君大喜,于是派人去诈降,为了让齐燕大军相信,还杀掉令支国君,献上其首级,骗齐燕大军说孤竹国君已逃往沙漠。

齐桓公信以为真,便在孤竹国降兵的带领下率军追赶。那孤竹国降兵把齐燕大军骗入荒漠之中,乘人不注意的时候就悄悄溜走了。此时天色已经晚了,放眼四周全是茫茫白沙,狂风卷地,完全辩不清方向,齐燕大军前后队失去联系。

齐桓公不知所措,求计于管仲。管仲思考了片刻,便让军士们敲锣打鼓,使前后队兵马聚集到一起,屯扎在一处,以防被戎狄钻了空子各个击破,晚上还安排士兵不间断巡逻,防止敌军偷袭,就这样挨到了天亮。

谁知天亮之后,这沙漠依旧是白沙漫天,完全无法辨明方向,众人都有些焦急。管仲见状,紧紧地皱着眉头,思考着对策,心想:“如今被困于这沙漠,必须赶紧想到办法走出去,不然的话,军心必然动摇,那时如果戎狄乘机来进攻,我方必败无疑!”

忽然,他眉头一松,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试试。于是向齐桓公建议道:“臣闻老马识途,燕国的马大多是从漠北来的,也许熟悉这个地方,君上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能够找到出路。”

齐桓公眼下无计可施,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依管仲所说,派人找出几匹老马放行,让老马在前边走,大军紧跟在后面,终于天佑齐国,齐燕大军得以走出沙漠!

大军死里逃生,士兵们颇有劫后余生的感慨,在补充了水分粮食之后重振军威,斗志昂扬,一举灭掉了令支国、孤竹国等北方诸国。所得的土地全部给了燕庄公,燕庄公千恩万谢,一路相送齐桓公回国,直到送到齐国境内。

齐桓公凯旋而归,意气风发,经此一战,齐国德施四海、威服八方,中原诸侯既感激齐国的贤德,又畏惧齐国的威名。而南方荆蛮与北方戎狄也被齐国的威名震摄住了,从此不敢再轻易入侵中原。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