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4

山水画要有桥吗

不要有桥。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中国山水画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等。

山水画要有桥吗

延伸阅读

中国山水画摇篮——楠溪江

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境内,东临雁荡山风景区,南距温州市区23公里,西连仙都,北接仙居,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楠溪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共分为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又称岩头景区)、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门和四海山七大景区,共计800多个景点。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有36湾、72滩之称。楠溪江贯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积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往南,末处注入瓯江,流归东海。

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它至今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并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且留存着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族谱等。

在楠溪江,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无限默契,它犹如一件巨大的艺术瑰宝,天生丽质,至真至美

楠溪江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至今还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族谱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和宗族社会的梗概。

山东有名的山水画家

1、 孔维克。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2、吕建德。1951年12月生于山东曹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3、尹延新。原济南画院副院长,济南市美协副主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画院名誉院长。

4、赵文成。著名美术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临沂市美协副主席。

5、李振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五学学术研究院创办人,李振凯慈善爱心基金会发起人。

如何解析欣赏中国山水画

1、从画的气韵美去赏析中国山水画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由此,神韵美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享受,也是中国画追求的目标;

2、多注重赏析山水画的意境,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天人合一。所以,欣赏山水画,只注意作品的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人们还要注意欣赏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

3、从山水画的笔墨晕色方面抓取重点,山水画同人物画不一样。人物画讲究用笔精确,细腻传神,它的束缚很大,而山水画特别是写意山水画追求的是笔墨自由、无拘无束和激情宣泄,讲究用笔用墨、讲究皴法、讲究急缓顿错,讲究一波三折、讲究韵味,就像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

4、注意欣赏作品的诗合美,许多的中国山水名画,都附带着诗词在其中,其珠联合璧,诗情画意,也是人们审美享受的一大方面。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