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1

青椒的种植技术

1、整地施底肥,辣椒不易连作,选择地块要求排灌水方便,土壤疏松的土壤,种植前将地块进行深耕,深度为10~15厘米,同时施底肥,用厩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同时施在田里,同时开沟渠,起到不积水和灌水方便。

2、育苗定植,早熟品种一般在1月份播种,晚熟品种在2~3月份播种,出苗后进行定植,一般选在晴天上午给苗床浇水,下午定植。早熟品种行距40~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留苗1~2株。晚熟品种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留苗1株。

3、田间管理,采收前要浇小水、及早追肥、结合中耕,追施磷钾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防止落花,同时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茎上的侧枝。采收期要提前采收门椒,及时浇水培土,并追施肥料。高温季节在早晚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施用少量的化肥。

4、病害防治,辣椒的病虫害有青枯病、白粉病等,青枯病的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在发病初期用100~200ppm农用链霉素兑水进行喷施土壤,连续喷施3次,每10~15天灌根,连续2~3次。白粉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性好的品种,种植前用新高脂膜800倍液喷洒消毒,发病初期可用多氧清1000倍液加杜邦福星3000倍液进行喷洒。

青椒的种植技术

延伸阅读

乌龙头种植技术资料

1、选地:根据乌龙头地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生态习性,在县域内不同条件的5个地方选择背风向阳的相对平坦坡地或川地,海拔跨度在2400~2800m ,土壤以沙壤土、栗钙土、黄土、褐土为好,特别要避免选用过碱过酸性和粘性较大及特别贫瘠的低洼易积水地块,在选好的地块上进行人工栽植。

2、整地:在春季苗木栽植前,对选好地块进行整理,将土壤深翻细犁,耙平土块,捡除石块和地膜等影响苗木生长的杂物,若发现有地下害虫,还需用福尔马林配液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每亩施入两吨发酵好的农家肥(或含氮磷钾元素的有机复合肥)作为基肥,保证苗木较快发育生长。

3、选苗:选用人工培育的 1 年生实生苗,实生苗用量较大,考虑甘南高寒地域特点,确定从高纬度寒冷的辽宁引进人工培育的楤木实生苗,用于甘南高原乌龙头人工苗引种驯化栽植实验示范。调苗时选用通过产地检疫和种苗质量检验,根系完整健壮、顶芽饱满的良种壮苗,用于实验栽植。

4、栽植:依据各点小气候和土壤解冻情况,在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土壤墒情正好时开始栽植,组织群众进行栽植前技术培训,讲解栽植技术要领,栽植密度为每亩333株.

4、管理:乌龙头栽植完成后,因苗木幼嫩,生长势较弱,要加强田间管理,不能缺水、缺肥,要及时除草,预防霜冻、牲畜及野生动物破坏,保证其顺利成长。

5、浇水:随时观察,若发生旱情,应及时浇水,保证苗木正常发芽展叶,茁壮成长,若雨水正常,土壤潮湿,可不需要浇水,乌龙头较能耐旱,浇多了反而因涝烂根。

6、 施肥:虽然乌龙头能耐瘠薄,若缺必须营养,可导致生长缓慢,长势衰弱,影响叶芽质量和产量,在乌龙头长至25~40cm 时,需进行1次追肥,在沿根茎10cm 为半径挖5~10cm 环形沟,在沟内施入0.75kg有机复合肥,也可沿栽植行开沟施肥,每亩施肥250kg即可。

7、 除草:在苗木正常生长期间,要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避免杂草与乌龙头争夺水肥,减弱乌龙头长势,减少杂草种子肆意繁殖,防止杂草病虫害传染到乌龙头,必要时可用除草剂除草,注意保护避免对乌龙头的伤害。

8、 防护:为了防止人畜和野生动物的危害,结合林木林地保护,动用森林公安警力,面向村民大力宣传林木林地保护法律法规,同时要求村民加强牲畜的管理,村民自发随时巡逻,发现情况立即报警并果断处置,在田间地头设置稻草人或彩旗,避免野兔等动物损坏苗木。应用除草药时,注意保护幼苗免遭伤害。还应加强冬季防火保苗工作,清除杂草,教育管理好少年儿童和放牧人,在野外禁止用火,防止火灾毁灭幼林。从长期观察来看,乌龙头目前还未发现病虫危害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以立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疑难问题咨询行业相关专家解决。

黄瓜种植技术有哪些

1、栽培分露地栽培护地栽培。露地栽培又分春黄瓜、越夏黄瓜、瓜等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又分棚、大拱棚、温室、联栋温室等保护设施栽培。大拱棚栽培又分春促成黄瓜栽培、秋延迟黄瓜栽培;温室栽培又分秋延迟黄瓜、越冬黄瓜、早春黄瓜、越夏黄瓜等多种方式与其他蔬菜作物轮作栽培。目前主要采用一年一茬式栽培。防治黄瓜的病虫害用乾农作物万稼能银离子灌根就可以。

2、一年一茬式栽培一般于9月初至10月上旬育苗,10月上中旬至11月份定植,翌年麦收后至8月份拉秧。秋延迟茬栽培,于7月份育苗,8月份定植,在大拱棚内栽培,11月上、中旬拉秧;温室栽培,翌年1~2月份拉秧,后定植茄果类或豆类。早春茬栽培于12~翌年1月份育苗,温室栽培1~2月份定植,6~8月份拉秧;大拱棚栽培,2月底3月初定植,6~7月份拉秧,后栽培茄果类、豆类或叶菜类蔬菜。越夏栽培在内陆高温地区,需在温室或大拱棚内加盖遮阳网遮阳降温,4~5月份育苗,5~6月份定植,8~9月份拉秧。高原冷凉地区可直接实行露地越夏栽培。

南方西葫芦种植技术

1、选地选种:

西葫芦有一定的耐旱力,但怕涝,适宜种植在土质疏松向阳的坡地,种植前要了解前茬的作物是否和它有冲突.西葫芦应选择在生态、空气、水分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种植,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力较高、ph 6.5~7.5的砂壤土、壤土或轻黏土为宜。

2、播种育苗: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丰产、优质、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合南方湿热天气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提高出芽率,首先将种子进行晒种、温水浸种处理,或用药剂拌种,消除避免携带的病菌,减少苗期病害,使幼苗生长健壮。

播种的时间有当地的气候和种植茬而定,秋季在9月播种,而冬季大棚在10月播种,春季则在11月播种。播种量有些严格的标准,一般每亩播种400克左右,播深到3cm,播种后施肥打药,消除杂草。

3、定植:

待幼苗生长到可以定植时,要及时定植,定植的密度要根据幼苗的品种和生长情况而是,如果是株型较大,生长健壮的品种,可适当的进行稀植,建议株距80cm,行距140出苗,而一般的可在80cm*80cm,每亩定植800-100株之间。

4、肥水管理:

西葫芦有较强的耐旱力,所以水分的要求不高,前期在整地时浇一次水,后期可结合施肥进行浇水。西葫芦的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皆可氮磷钾肥,定植前每亩施用5000-7000kg的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少量的氮磷钾肥。

在苗期可浇水一次,追施一次尿素,可有利于缓苗,另外在结瓜时浇水追肥一次,保证结瓜时的养分供给,到了盛果期,肥水管理尤为重要,需每半月浇水施肥一次,每次每亩尿素10kg、氮磷钾肥30kg或完全腐熟有机肥400-500kg。

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温度光照管理、整枝搭蔓以及人工授粉等,一般每年进行两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苗期,待幼苗生长到20cm时,第二次在生长到有5-6片叶片时,后期视土壤状况而定。

开花结果时温度不能超过30度,晚上不能低于15度,另外要保持光照充足,长期阴雨天气可提人工补光。及时的整枝搭蔓能增加种植密度,延长生长期,早结瓜,提高产量。人工授粉就不用说了,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授粉不良或无法授粉时,就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产量。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