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8

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

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等。

孔门七十二贤指的是孔子的子弟。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

延伸阅读

孔子对仁的解释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孔子的后代

孔子后裔,著名的后人包括:

1、第10代孙,西汉孔藂,早年追随汉高祖砀山起义,屡立战功,曾官左司马、将军、都尉。

2、第11代孙,西汉孔臧,孔聚之子,汉文帝时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赋二十四篇。

3、第11代孙,西汉孔安国,著名的注解家。

4、第14代孙,西汉孔光,字子夏,自幼随父孔霸徙居长安,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举方正,入朝任谏大夫,汉成帝即位,举为博士,迁大将军,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汉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师,称病辞职。

5、第19代孙,东汉孔宙,字季将,少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是时,泰山附近动乱,孔宙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门人立碑示后,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东庑。

6、第20代孙,东汉末孔融,“建安七子”之一,故事《孔融让梨》的主人公。

关于孔子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鲁国陬邑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还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