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6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差异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为儒道两家的主张不同。

区别:

1、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

2、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3、儒家期盼天人和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和一。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差异

延伸阅读

孔子对仁的解释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孔子对周易的贡献

据史载,《易经》的“彖”辞,《象》辞都出于孔子之手,《文言》,《系辞上下传》多是引用他的解释。

应该说,《易经》能流转至今,与《易经》的本经和爻辞所提出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与孔子的《彖》,《象》解读也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发展了《易经》的思想,也增强了《易经》的神秘感,很多人能对《易经》乐之不疲,孔子的解释是重要原因。

孔子孟子老子的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老子崇尚无为思想: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