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6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延伸阅读

法律上补偿与赠予的区别

1、区别:赠与金可给可不给,如果是法律规定的补偿金就必须要支付。

2、补偿金和赔偿金最根本的区别是,补偿金是补偿性质,不以对损害有责任为前提;赔偿金是对损害的弥补,是以有损害责任为前提。

3、补偿金是指当事人对损失的发生,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为公平原则,法律要求一方给付另一方适当数额的补偿、补助。赔偿金是指当事人对损失的发生具有过错或者依法应当承担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或者合同义务,为弥补另一方的损失而负担的金额。

4、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无偿的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鉴于赠与合同的特点结合法律对赠与合同的规定,在实践中签订赠与合同应注意: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无偿的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

欠条的法律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的欠条诉讼时效为三年,即当从欠条的时间截止后起算三年内欠条的诉讼时效就到期。

如果在欠条上并没有规定时间时,则要从借钱的限制时间截止期三年内欠条才具有诉讼时效。如果过了欠条的诉讼时效,就尽可能的要求借款人与还款人协商。如果还款人在欠条诉讼时效过期后还款在要求退还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也是不受法律所保护的。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总则》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法律家长主义的真正含义

1、法律家长主义,亦被称为法律父爱主义。主张在某些领域为了公民自身的利益可以不顾其意志而限制其自由或自治。

2、法律家长主义指家长式法律强制是合理的,行为当事人理性的不足就成为法律家长主义存在的正当性理据。法律家长主义者自称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行为人的利益,但由于其本质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因此对法律家长主义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