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76

孩子抑郁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呢

能提出此问题和关注此问题的家长首先说是比较明智的家长。他们知晓了抑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病,应该给与孩子帮助,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现实中,有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简单的归结为不懂事,逆反情绪重,多疑批评指责的方式粗暴对孩子,往往让孩子的抑郁症状加重,本来能够通过心理疏导能够缓解的问题,使孩子最终学业也难以为继,甚至个别孩子走上绝路!我们县城近几个月来发生了三四起跳楼事件,死亡三人,重伤一人,问及侥幸生还的这个孩子,他说活着啥意思,我看他们跳了跟着他们学呗!

可见,心里抑郁是一种不可轻视的疾患,轻则不能正常工作学习,重则危急生命!

如何给孩子疗伤呢?

首先带孩子在心理门诊进行评估。实际上,有很多正常人在某一段时期也会表现出心境低落,无精打采,尤其是那种没有明确目标想人,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这是抑郁的情绪。通过规范的评估,如果确诊属于心里抑郁,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吃药,抑郁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在吃药同时,作为家长给孩子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关心孩子,帮助对他进行心理调适,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一般都能走出抑郁困扰。

除此,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目标,合理的心态,遇到挫折应该坦然接受,为了使孩子有良好心态,可以给海贼王买一些传记,你和他一起读,共同讨论。

总之,孩子得病了,要和孩子同舟共济,不要让孩子孤立无援,不要逼迫孩子,什么都没有身心健康重要,孩子健健康康的快乐成长,比考什么大学要重要的多!

家长要懂得抑郁症是一种病,他所表现的行为举止,跟我们正常人所能理解的是不一样的。抑郁症患者,就好像一座黑雾大山,把他死死的压着,很沉重。情绪不能自控,前一分钟可能还是很正常的,瞬间情绪就会跌落到冰点或是躁狂。而这样的情况,患者内心又接受不了,所以就会很痛苦,沉重的身心疲惫,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抑郁症人群大都是很要好的,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所的要强。可现实的情况是内心有很多美好想法,实际又行动不起来,行为和思维不相互协调。当思维跟现实的距离越拉越远,就会让其更加绝望。

要帮助孩子,首先是家长要自审。看看我们管教方法方式上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管教的太严厉、苛刻?逼得太紧让孩子承受不了;是不是说话的口气不太好?总是责骂、动手对待孩子;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太少?忽略了孩子感受,让他觉得孤独;是不是父母太自以为是?总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让他没了自由感;是不是父母过于谨小慎微?总是告诉孩子这要小心,那要过细,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当我们审视清自己哪里有问题,就及时纠正改变策略。

再则学会真正的理解孩子,他不是矫情或者颓废。他是被病症折磨的无可奈何。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按照我们认为的好或者道理去要求孩子,千万别啰嗦,也不能够过多的传输什么正能量,去给他灌输鸡汤,大道理他都懂。理解就是要表现出真切的关心、呵护和安慰,体会他的痛苦,身同感受。

另外要顺,按照他的意愿来。比如说他今天不想去学校:好吧孩子,你今天太累,就休息一天。让他有个机会喘息,脱离情绪源,有轻松感来调整下自己。

还有我们对孩子要放,少唠叨,让他有自由感。我们人都有原始的本能和欲望,好奇、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孩子们往往感觉到被拘谨,没有自由感。在家里要被家长管,在学校被老师管,还有学习压力,自我的约束。我相信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是为孩子好,可是有时我们管教的过于严厉,有意无意的就会伤害到孩子,给他压迫感,强迫感。所以放对孩子能起到相当好的作用,让他能感受自由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当然,顺和放并不是不管教,因为他毕竟是孩子。心智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比较迷茫,容易出现认知上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合理管教。当他的要求太过时,要给孩子说清楚,这个是绝对不可以的,表现的坚决一点。管教要学会迂回的方式,让他理解、消化到接受,这个时间她能接受的就是他认可的,不会引起他情绪的变化而抵触、反感。

上面说的五点自我审视、理解、顺、放及合理管教。是我多年从业总结的经验。我们家长要有耐心,持之以恒的灵活的去运用。家庭环境的改善,是抑郁的孩子好起来的基础和必须的保障。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文章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