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96

风险投资和中国品牌出海气场不合

风险投资和中国品牌出海气场不合

04-23 13:16 1次浏览

SheIn很快要上市了,不出意外的话,其背后的投资方集富亚洲、IDG、景林投资、红杉资本、顺为资本等都会获得不错的回报。

SheIn说的是品牌电商D2C的故事,其估值逻辑参考的是Zara母公司Inditex。 后者目前市值870多亿美元,其2020年的营收为230亿美元左右。而SheIn在2020年的营收接近100亿美元,2021年预计在160亿美元以上。如果参照Inditex,SheIn在500亿美元以上。

问题是,SheIn真的能说Inditex的故事么?1975年成立的Zara,目前已经有接近50年的发展历程,用户心智上认可其为快时尚服饰品牌。年轻的SheIn,自成立以来一路狂奔,用户对其认知却很模糊。

SheIn到底是一个品牌,还是一个平台?如果是一个平台,参考同样是平台的拼多多或沃尔玛当前销售额和市值,SheIn的估值/市值会在100亿美元以下。公允地说,SheIn的估值逻辑应该处在平台拼多多、沃尔玛和品牌Inditex之间。

用平台的思路做大营收,同时说D2C的品牌故事,这是SheIn的取巧之处。但销售额可以快速搞,而品牌建设天然是慢的事情。拿了风险投资VC的钱,SheIn不可能慢慢做品牌,而只能快速做规模。规模上去后,资本市场能快速套现,VC并不对SheIn的长远品牌负责。

被VC重点关注的中国品牌出海领域,求快速做规模而非耐心建设品牌,这实际上和十年前外贸电商的玩法并无多大区别。十年前中国外贸电商玩家碰到的问题,十年后的D2C品牌电商们依然会碰到。

品牌电商,如果玩的是买流量快速做规模的活,注定没法持续。要快速冲销售额说资本故事,就不可能只依赖品牌官网,亚马逊、Ebay、Shopee等平台还得铺。不少D2C品牌电商,其品牌官网用来说故事,其它第三方平台走销量。但时间久了,就成了依赖平台的卖家。

品牌是慢生意,甚至为了品牌建设,要适当控制速度和规模。尤其是做中国品牌出海,更是任重道远,急不来。大多数VC的气场,眼里满是流量、规模和快速套现,并不适合品牌出海这个赛道。

借助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D2C玩家们的产品在质量上比十年前的外贸电商有了巨大长进。从行业吸引人才角度看,近年来也提升明显。但软性的知识产权、ESG依然存在明显短板。九年前,外贸电商平台兰亭集势上市,之后的知识产权诉讼让人目接不暇。

从兰亭集势到SheIn,代表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巨大进步;潮水更高,势头更大。SheIn带动的D2C品牌电商热潮,也将在2022年进入深度洗牌期和反思期。疫情后时代,海外市场回归正常,D2C品牌们也该回归正常,要更加重视组织效率和品牌建设,以长远视角看品牌出海这件事。

九年后的这次SheIn上市,比兰亭集势更受瞩目。但愿上市后的SheIn,能花更多精力去补上知识产权、ESG等短板;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而非短期的财务视角去看待和指导自己的发展。SheIn这个标杆,能一直立得住。

即便SheIn最终没立住,中国品牌出海的大潮依然会在;在世界品牌500强里面,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源自中国的品牌。我们有足够信心,也要更有耐心去期待。

查看网友的精彩评论

文章分类
百科问答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