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90

http 协议请求响应模型

http 协议请求响应模型(一次请求生命周期或简单的软件分层)
场景: 登录
1、客户端发起请求到api接口层
1.1用户在客户端填写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发送请求。

2、api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用户请求
2.1 api对业务逻辑进行验证
2.1.1 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合法
比如:用户名要求必须为真实手机号码(11位,1开头,第二位34578)
如果验证失败,即用户名不合法,那么需要给客户端返回响应码。
(包含自定义响应码,不是http请求的响应码)
比如:码值为1,2,3
1代表用户格式错误
2代表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不能单一提示,存在暴利破解)
3代表密码格式错误。
3、api 会将用户输入的数据发给db层
Create、Read、Update、Delete
delete这个操作一般上是没有的,每一条数据都是对公司很重要。
真实的操作是update表字段isDelete,更新1,逻辑删除了。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and password=‘’
3.1数据库查询成功则返回1,失败则返回0

4、DB会将返回的查询数据库的条目数给API
5、api返回成功或者失败的状态码给客户端
6、客户端将返回信息提示给用户

一、客户端
功能测试、UI测试、UI自动化测试
二、接口层
接口测试、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更好维护脚本)
三、数据库层
可以将开发人员使用到的sql语句单独拿出来进行性能测试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iaopo/p/14792543.html

文章分类
代码人生
版权声明:本站是系统测试站点,无实际运营。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X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